重点岩溶流域水文地质及环境地质调查工作的点滴

2014-12-31
本网讯钟春里  报道2014年8月起,我与其他两名同事参与了广西地质调查院在贺州地区开展的重点岩溶流域水文地质及环境地质调查工作。
在此之前,我们从未参与过如此大范围的岩溶流域水文地质和环境地质调查工作,出发之前既兴奋又紧张,该项工作不仅是对我们原有专业知识应用的一次考验,更是对我们接触新领域学习新方法新技术的一次挑战。
当我们真正了解项目的内容之后,压力倾盆而来,整个工作区范围达2000多平方公里,在时间紧、任务重、人员少的情况下,我们要按质按量完成任务存在不小的挑战。
在接受培训之后,我们被分配到了不同的野外调查小组。前期的野外调查工作主要是围绕资料上记录的泉水点拓展调查内容,包括新发现的水点,新近的民井、机井等,通过自带的GPS等仪器和访问当地群众把这些点的地理坐标、水量水质和现状使用情况等一一进行记录,再统一填写至规定的卡片里。这些工作看似简单,却是整个前期野外工作的重点,也是野外工作最为辛苦的一环。
该项野外工作持续开展了3个多月,每天早上7:30分在项目部门口集中出发,下车后再分头前往细分的工作区进行拉网式调查,中午不休息,午餐就近解决或者吃干粮,晚上回到驻地,我们还要把当天调查的资料写入统一制作的卡片里。但是,长期的辛劳让项目部有的同事扛不住了,为此,项目负责人不得不调整工作时间,改为野外工作3天后留出1天来处理卡片,大家的精神状况才略有好转。
11月以后,项目组一边兼顾地面调查跑点工作,一边又陆续开展了水文地质钻探,我们还偶尔参加了水文地质钻孔编录、抽水试验和渗水试验的工作,通过这一系列的工作,取得了相应的地质资料。
       目前,项目的野外地质工作已经接近尾声,从初期的不适应到后面的平顺,过程中带点磕磕碰碰,一路下来,我们都经受了考验,长时间的野外工作是单调乏味的,但背着仪器走在崇山峻岭、河岸田园间偶尔看看不同的风景,也算是人生中不可多得的阅历。